看!這里的村民人人都是“股東”
記者 劉瀏 朱鼎兆
以前自己種田,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,還吃苦受累,現在將家里的4畝田入股登豐土地股份專業(yè)合作社,不但每年每畝能旱澇保收1000元的租金,還能從合作社二次分紅?;窗彩谢窗矃^(qū)車橋鎮(zhèn)豐年村62歲的村民李家年談及由村民變股東帶來的變化時,倍感幸福。不僅如此,在合作社打工的他,每年還另有2萬元左右的收入。
10多年前,該村還是一個矛盾重重的“內耗村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該村通過“黨建引領、集成振興”農村綜合改革,村民變股東,讓豐年村實現了華麗蛻變,該村黨總支書記盧攀峰也于2021年被黨中央、國務院授予“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”稱號。
支部領著黨員干、黨員帶著群眾干、全村上下一起干,豐年村闖出了一條壯村富民的“新路子”。豐年村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,2017年由村集體牽頭領辦成立登豐土地股份專業(yè)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,采取“村集體+合作社+基地農戶”的發(fā)展模式,動員村民帶地、帶機入股。通過整合各級扶持資金,豐年村建設糧食烘干及倉儲項目,購買全程機械化設備,現已建成1203平方米的烘干倉儲、400平方米的農機倉庫、24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,5臺農藥噴灑無人機,22臺(套)各類大中型機械,合作社1224畝土地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。發(fā)展藕蝦、稻蝦共作面積400多畝,豐年村實現一田雙收、一水兩用,無公害稻蝦米等走上了電商平臺銷售。
幾年來,豐年村著力為村民謀利益,幫村民促增收。2020年以來,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持續(xù)在100萬元以上,農民人均年增收6500余元,真正讓基層廣闊天地成為“希望的田野”。
黨員干部帶著群眾干,幫助群眾賺。盧攀峰說,豐年村將堅持黨建引領,爭取讓全村的土地入股農業(yè)合作社,讓農民有真正的保障,在家門口實現就業(yè),實現共同富裕。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